已阅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企业新闻

【换季疾病】春夏秋冬换季常见疾病 四季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

 

发布时间:2024-04-24  字号:【

转载自:Maigoo

  摘要:一些疾病受到季节制约而引起发病的季节变化。从疾病发生过程看,内因即人体的抗病能力是关键。人的抗病能力主要取决于免疫系统,如白细胞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。换季时气温、湿度等方面都会发生改变,如果不注意,有可能会惹上疾病。那么春夏秋冬换季常见疾病有哪些?四季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?

 一、春夏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

  1、保证卫生防肠道病

 夏季,食物易腐败变质,食物和水里的细菌数量比冬天多,一旦饮食不当,易出现腹泻、腹痛,伴有呕吐、恶心、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,引发细菌性肠炎、急性胃肠炎及急性菌痢等发生。

 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经水传播、经食物传播、密切接触传播、昆虫传播等,常见的有病菌、病毒经人的口进入肠道后,在消化系统内生长繁殖,从而发病。平时烹调食品一定要熟透;定期消毒餐具;食用蔬菜必须采用“一洗、二浸、三烫、四炒”的安全方法,以去除残留于蔬菜中的农药;要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。

  2、红眼病应防止传染

 初夏频繁的雨水天气,导致空气中湿度较大。而红眼病(即急性流行性结膜炎)常在高温高湿的雨水季发作、流行。

 由于红眼病潜伏期短,受感染后24小时内较易发病。一般情况下,患者会自觉双眼剧烈疼痛、畏光流泪、有异物感、分泌物为水样、球结膜常有点状、片状出血等症状。因此,得了红眼病,一要防止传染,二要及时治疗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人专用。怕光的患者可戴深色眼镜,以防止强光灼伤眼睛。

 而对于红眼病来说,预防则是第一位的。注意个人及眼部卫生,少去人多的场所,避免接触传染源等。

3、皮肤干燥防真菌感染

由于真菌喜温暖、潮湿的环境,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~36℃。因此,真菌引起的足癣、手癣、股癣、花斑癣在夏天尤其好发,轻者表现为丘疹、水泡、红斑、脱皮等症状,重则可能出现糜烂、皲裂等。

尤其是夏天,脚部易出汗,应及时清洗但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,穿透气性好的鞋袜,忌光脚穿胶鞋等不透气的鞋子。此外,不要共用洗漱用品、混穿拖鞋、混用毛巾等,减少相互感染的机会;饮食上保证营养忌辛辣等。

 二、夏秋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

  1、夏秋之交常见的“换季病”

 夏秋交替,早晚温差增大,感冒发烧的人多了起来。临安中医院医生指出,秋季感冒多为风寒和风热感冒。风寒感冒早期出现打喷嚏、流清鼻涕、咽喉痒等症状,还会有无汗、头痛、咳嗽,甚至四肢酸痛等症状。风热感冒的症状有咽喉红肿疼痛、口感微渴、咳嗽、痰液黏稠等。

 气温变化引起感冒、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可导致腹泻。秋季的腹泻还伴有呕吐、腹痛、全身乏力、酸痛、头晕、头痛等症状。

 此外,夏秋之交,各种过敏源增多,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的复发等,出现胸闷、气喘及呼吸困难、咳嗽等症状。另外空气中植物花粉的浓度也比较高,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经过呼吸道吸入,发生过敏反应。比如秋季过敏性皮炎,皮疹多局限于颜面、颈部,表现为轻度红斑、水肿,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;有的表现为眼周或颈部红斑,水肿不明显;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,轻度苔藓化皮疹,时有糠皮样鳞屑,常伴有瘙痒。

 忽冷忽热的天气,会使人体血管时常处于扩张和收缩状态,威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,比如高血压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,并且多伴有躁动、嗜睡或昏迷的症状。中医院的潘医生说:“现在的年轻白领常坐办公室,吃得好又少运动,压力大,也容易得一些心血管疾病。一部分高血压与遗传有关,家里父母得高血压的,子女有患高血压的可能,研究近几年来医院就诊的病患发现,现在的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。”

  2、积极预防“换季病”

 在预防感冒上,要适当锻炼身体,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。

 在预防肠胃疾病要多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不洁的事物,隔夜隔餐的饭菜不要食用。中医建议,可以多吃清热生津、养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蜂蜜、萝卜、西红柿、藕、黑芝麻、山药、枸杞子、沙参、麦冬等,还要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含有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,比如番茄、菜花、柑橘,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、燥热、油腻的食物。另外,天气转凉,人的胃口变好,切记不要暴饮暴食,增加肠胃功能负担。

 在预防皮肤过敏方面,除了挑选适合自己的护肤品,中医还建议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,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。经常洗头,养成每天洗头的习惯,可防止敏感物质如灰尘、花粉等附着在头发上,进而引发皮肤过敏。保持皮肤清洁,经常用冷水洗脸,以增强肌肤抵抗力。

 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上,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作息时间规律,戒烟戒酒、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控制体重。 医生建议市民的家里最好备有血压测量仪,定时测量,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,防患于未然。医生告诉笔者一般不同时间段,甚至不同的手去测量血压都不同,一般是用与心脏比较近的左手测量,上限在140,下限在90

 三、秋冬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

  1、谨防病毒性腹泻。病毒性腹泻多发季节在秋末初冬。其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、食品传播感染,易在学校出现暴发。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、饮食卫生;培养饭前饭后洗手。

  2、谨防流感和伤风。当前温差比较大,早晚较凉,气候干燥,病毒、细菌容易传播。流感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、高热、头痛、全身痛、软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,而呼吸道症状较轻。应注意充足睡眠、勤于锻炼、勤洗手、室内保持通风等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
  3、谨防流行性出血热。根据疾病流行规律,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。在流行季节,如一旦发现有突然出现高热、“三红”(面红、颈红、胸部红)和“三痛”(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)及皮肤黏膜出血点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者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  4、谨防甲、戊型病毒性肝炎。这两种病分别是由甲型、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肝区痛、肝肿大,可伴有黄疸症状。各年龄组人群对甲、戊肝均易感,好发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上的青壮年。甲、戊肝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水、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;每年冬春季为甲、戊型病毒性肝炎好发季节;食用无证食品,个人卫生习惯差等仍是感染甲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。

  四、冬春交替防治“换季病”

  1、按照人的正常生物钟起居作息, 尽量不熬夜,避免过度疲劳。有规律的生活才能保护免疫系统,耐受病毒侵扰;

  2、家居、办公室要注意通风透气,不要老是紧闭门窗;

  3、多喝水,多吃带点酸味的水果,这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其抗氧化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抵抗力;

  4、保持充足的睡眠,老年人一天要睡8小时,中青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少于7小时;

  5、不要吃辛辣和太过油腻的食物,以免影响胃肠功能,削弱抵抗力;

  6、少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去,如商场、酒吧、卡拉OK厅、游戏厅等;

  7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;

  8、适当运动。

分享到:
总机:0433-5121001     吉ICP备19004144号-1
Copyright ©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.
吉林亚泰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
技术支持: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